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520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520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520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15200.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4
认识“中国大妈”解读“中国大妈现象”_华体会国际米兰-华体会平台-华体会app官网
华体会国际米兰

认识“中国大妈”解读“中国大妈现象”

来源:华体会国际米兰    发布时间:2024-10-01 02:22:38

产品参数

  “中国大妈”源于2013年的老年女性抢购黄金,但现在人们口中的“中国大妈”具有特殊的内涵。在许多喜欢跟风的人的眼中,中国大妈是一群文化层度不高、涵养较差、性格张扬、行为出格的人,如在外国游船上糟蹋食物,爬上景观树上拍照、超市里抢鸡蛋、公交地铁车厢内强行要求他人让座、到乡下去偷菜,等等。有人对“中国大妈”的个性进行了追根溯源,认为她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是……很明显,人们出于片面的主观想象和跟风,把一盆盆脏水泼到一代女性身上,污名化了整整一代老人。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中国大妈”和“中国大妈现象”。今天,我们先在宏观层面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话题之一,骑白马的并不全是唐僧,带墨镜、围红丝巾的不一定是中国大妈。人们一般认为墨镜与红丝巾是中国大妈的标配,根据目前的情况看,五十至七十岁的中国老年女性外出游玩时,大多喜欢带墨镜、围五颜六色的彩色丝巾,但人们经常嘲讽的、备受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五十五至六十五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换句话说,真正的中国大妈、中国大妈的核心群体是特定年龄段的女性。从严格意义上讲,在超市里抢鸡蛋、纳凉的是另外一个年龄段的女性,甚至是另外一个阶层,其年龄在七十岁左右,她们比典型的中国大妈成熟,同时也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其中不少人拿着低保,如果是生活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会到菜场去捡烂菜叶,因此,我们要口下积德,键盘上留情,宽容这些老人。

  话题之二,典型的中国大妈是一个代际更替的群体,“第二春”的后面是萧瑟的深秋。第一代中国大妈出生于五十年代,她们正在老去,第二代中国大妈出生于六十年代,正当盛年。退休,意味着人生“第二春”的到来,从五十五岁到六十五岁,有十年时间,“中国大妈现象”在这十年内表现明显。十年之后,一代女性的心智更成熟,生理变化也逐步加快,因而,“大妈现象”在她们身上慢慢褪去。对于大多数大妈来说,“第二春”之后是人生的成熟阶段,也是萧瑟的人生深秋。

  话题之三,墨镜、红丝巾、剪刀步后面既有激情,也有酸楚。人们说墨镜、红丝巾是中国大妈穿戴的标配,剪刀步、V字手势,是大妈们拍照的经典造型,显然,这种调侃之中不乏嘲讽与轻蔑,嘲讽轻蔑的是大妈们的张狂轻浮、矫揉造作,甚至是为老不尊,但人们很少想到这样一个层面:墨镜、红丝巾、剪刀步,何尝不是老去的一代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自信呢?而且,这种夸张的激情后面还有几分酸楚,甚至是悲凉:因为老去的一代女性,怀念自己远去的青春小鸟,正在极力挽留剩下的风韵!——尤其是墨镜,我建议,儿子们、丈夫们,去问问你们的妈妈或者妻子,她们为何要带墨镜???

  话题之四,中国大妈不是轻浮之辈,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她们的张扬与亢奋。毋庸讳言,中国大妈的核心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体力劳动者,即使在体面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也位居职工群体的边沿,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官位、职称、学历、财富,构成了压在她们头上的一座座山峰,在她们心头投下了重重阴影。现在,好不容易熬出头了,事业、爱情、家庭全部安全着陆,子女或小有成就,或成就辉煌,大妈们有什么理由不庆贺自己的人生、不倾吐积压在心口的憋屈呢?人类能反过来想一想,有几位官运亨通的老妇人、曾经沧海的女学者、腰缠万贯的富婆退休后如此张扬亢奋呢?——别人早就曾经沧海、“享受人生”了!

  大家还需要注意,第一代第二代中国大妈,都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窘迫人生体验,物质匮乏给她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那么,在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今天,她们有什么理由不张扬、不亢奋呢?我们不止一次谴责中国大妈在国外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她们丢人丢到了国外,但我们很少这样思考:一位经常公款旅游的高官,或者一位出国访学的学者,会如此张扬亢奋吗?因此,这种夸张的表现,折射出一种底层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卑微的存在感。也因此,我们最好在谴责之际,多一点点理解。

  话题之五,结伴成群,集体行动,是中国大妈弱势的外在表现。“树上开满中国大妈”、中国大妈群体造型拍照、中国大妈结群下乡偷菜,中国大妈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人们心目中,中国大妈喜爱三五成群,组团干坏事。事实上,在“大老爷们”的阴影笼罩下,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语境中,中国大妈也是。结伴成群,是为了相互壮胆,集体抵抗世俗的侧目反感,是为了相互帮助,相互欣赏;这与大老爷们凑堆下棋、结群钓鱼、窝在一块喝大酒,是两回事。事实上,我们对中国大爷的种种恶习视而不见,而对中国大妈的过失无限放大,习惯于把个体特征放大为群体共性,将偶然表现夸大为一贯行为,这些偏颇充足表现了一种性别歧视,而就是这种性别歧视,导致中国大妈集体行动。在网上找几幅“树上开满中国大妈”的照片认真观看,我们显而易见,爬得最高的不是老胳膊老腿的大妈,而是体格健壮的青年女性!这说明了什么?

  最后,我有必要提醒:中国大妈,可能就是我们的妈妈、姐妹、老伴;我希望我们大家开阔视野,日本有日本大妈,韩国有韩国大妈,唯一不同的是,日本韩国的大妈们没有饥饿的记忆,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人生体验。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欢迎各位在我主页下面进行留言讨论,您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我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本文著作权属于唯一作者,作品已被列入自动维权系统,搬运或改写都将受到追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