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分钟,雕刀飘动,一张纸摇身一变成翩然的蝴蝶。10月21日,在第八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饱览会现场,蔚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周淑英正向世人扮演剪纸工艺。
周淑英介绍,“蔚县剪纸虽名为‘剪纸’,却不是剪出来的,它其实便是一门刀刻与点染的艺术。”一件剪纸著作的诞生,一般要通过铺纸、弹灰、勾勒、刀刻、点染等重重工艺。用细巧锋利的雕刀在薄薄的宣纸上刻制,以阴刻(刻掉笔画留下空白)为主,阳刻(刻掉空白留下笔画)为辅,点染明快美丽的颜色,就有了绘声绘色的蔚县剪纸。因而,蔚县剪纸看起来像剪纸,又像刺绣、国画。
周淑英的著作形形色色,有捧桃童子、蝶舞花间,还有福寿双全、龙腾马跃等等。本届饱览会上,《江山千里图》《龙行天下》《国色天香》《魅力冬奥》《五牛神图》等蔚县剪纸著作被展出,招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围观。
周淑英叙述自己与剪纸艺术是怎么结缘的,“我的父亲是河北蔚县剪纸艺术创始人王老赏仅有的嫡传弟子,我从四岁就开端有用学习剪纸”,尽管得到很好的启蒙,但迫于其时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周淑英只能悄悄学艺,后来她凭仗超卓的天分得到了父亲周永明的认可,父亲开端传艺于她,周淑英跟着父亲学习了刻、画、染一整套功夫,构成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后来她还创始了许多剪纸工艺的新技法。“我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剪纸了。”周淑英说。
现在的蔚县剪纸既坚持了传统剪纸的神韵,又不失灵动,现场招引了许多年轻人。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郭玉琴来到蔚县剪纸展位前,迟迟不肯脱离,她拍照了展出的著作,又购入几张蔚县剪纸纪念品,请周淑英现场签名。“我很喜欢蔚县剪纸美丽的颜色,感觉在薄薄的纸上创造出一个新的国际,十分奇特。”郭玉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