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鄱阳湖呈现稀有冬汛,影响了留鸟休息、寻食,维护区作业人员投撒谷物等补济留鸟“口粮”。
12月4日,拍摄爱好者在鄱阳湖畔拍摄到钳嘴鹳。这是鄱阳湖自然维护区初次发现这种鹳类精灵。
“钳嘴鹳来到鄱阳湖,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钳嘴鹳原休息地环境恶化了,而鄱阳湖杰出的生态、适合的气候、足够的食物招引钳嘴鹳飞到这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何芬奇教授以为。
钳嘴鹳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热带地区的鸟类,全球首要散布于印度、缅甸及越南南部,首要在沼泽地和滨海滩涂寻食鱼虾类及软体动物。该鸟2006年初次由一名北京中学生观鸟爱好者在云南洱源县发现,钳嘴鹳为我国鸟类新纪录。
据介绍,每年秋冬,飞抵鄱阳湖越冬留鸟数量多达60万至70万只。越冬白鹤最高数量达4000余只,占全球98%以上。全球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都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维护区越冬。现在,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正在鄱阳湖大汊湖维护站展开白额雁等鸟类环志作业。这将有利于了解长江中下游冬天休息地的白额雁活动格式,便于精确描绘该种群在东亚—东澳大利亚迁徙道路日,鄱阳湖自然维护区作业人员在成群的越冬留鸟“老朋友”白鹤中,意外发现其间一只双脚上套有蓝白色标志。这只雌性白鹤是20年前在俄罗斯雅库特维护区被环志的。这一发现,佐证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白鹤南迁5000多公里到鄱阳湖越冬的现实。